日本打擊樂
  • 專輯名稱:鬼太鼓座·伝說
  • 專輯編號:RR6N-1018
  • 藝術家:ZA ONDEKOZA 鬼太鼓座
  • 音樂風格:日本打擊樂
  • 唱片公司:紅音堂(國際)唱片
相關格式的產品购买
曲目名称
下载
下载曲目名稱 藝術家 時間 試聽
鼓動心弦,驚心動魄。發燒必備天碟,小心喇叭! 鬼太鼓座帶給世界無與倫比的震撼和感動,尤以在美國三年的徒步巡演最為世人稱道。

音樂不會消失  鬼太鼓座  音樂的原點(一)

年年歲歲花相似 歲歲年年人不同

       ——田耕

  我現在到了朝朝暮暮對少年時代所做出的事情,只有歎息的年齡了。

我是1931年12月7日在貧民區淺草出生的,與詹姆斯丁和高倉健先生生長在同一年代。我既矮且微微發胖,完全和以上二人的哀愁及體態無法比擬。只是經歷同樣的歲月。要是詹姆斯丁活到當年已是63歲了。

  那是國民學校6年級時我在淺草六區的電影院看了由稻草垣浩監督阪東妻三郎主演的電影“無法松的一生”,非常感人。

  即使過了五十年後的今日,松五郎擂大鼓的場景在電影上雖不到2分鐘,但阪東妻三郎的兩根棒錘所發出幻聽從早到晚至今仍在我身邊縈繞。

  從那時起30年後,我在佐渡之島創立鬼太鼓座時,阪東妻擂大鼓的情景成為我如何用大鼓表現的構想起因。

  創設以來25年間一直在漂泊,對於在音樂坡道攀登大半輩子的我來說,無法松先生把日本民族使用的充滿朝氣活力的語言。諸如少女(otome)、男(otoko)、大人(otona)、音(oto)(“音”是由“立”和“日”構成,表示早晨初升太陽之意)等這些語言用大鼓來表現出來。這事令我非常羡慕。

  令人欣慰的是與苦樂共同奮鬥的鬼太鼓座的年輕一代已不負眾望,演出了《大鼓》、《祭典進行曲》、《八丈大鼓》、《大鼓伴奏曲》等曲目。

  “音樂永不消失,即使肉體消失,音樂也照存在,音樂是不會消失的,民族的音樂也是不會消息的。”

  鬼太鼓座從一個無名鄉村樂隊經過20年艱辛努力,今天得到勝利公司的工程技術人員為他們錄音,我在此對錄製人員表示衷心感謝。對於遊兵散勇居多,一個專業音樂家都沒有的鬼太鼓座,有這麼多聽眾來捧場,我萬分感激。

  1994年11月30日第三次卡內基音樂大廳公演時講稿。


01.  Large Taiko   大太鼓

02.  Three Fantasia    三國幻想曲

03.  Shakuhachi Itsuki Lullaby   尺八五木的搖籃曲

04.  Accompaniment Music Festival    祭典伴奏曲

05.  Street March    街頭進行曲

  [使用曲] 1.美麗的大自然(武島羽衣作詩)/田中惠積作曲

      2.大阪冬季的雨(吉罔治作詩)/世川昭介作曲

      3.北國之春(井出博作詩)/遠藤實作曲

06.  Hachijo Drum    八丈大鼓

  作曲[(1)(2)(4)(6)]編曲[(3)(5)]

  演奏:鬼太鼓座

  (3)(6)1994年7月18-20日(埼石)所澤市音樂廳

  (1)(2)(4)(5)1994年8月20-23日(群馬)玉村鎮文化中心收錄

  1998年20bit K2 超級錄音系統重新合成。

 

(1)大太鼓  Large Taiko

(2)三國幻想曲  Three Fantasia

(3)尺八 五木の子守歌  Shakuhachi Itsuki Lullaby

(4)屋臺囃子 Accompaniment Music Festival

(5)チンドンヤ  (使用曲 : 美しき天然、大阪しぐれ、北國の春)  Street March

(6)打つ八丈   Hachijo Drum

 

作曲[(1)(2)(4)(6)]編曲[(3)(5)]

鬼太鼓座

箏  川口真滿  (2)

尺八  松田惺山  (1)(3)

(3)(6)1994年7月18-20日

(埼石)所澤市音樂廳

(1)(2)(4)(5)1994年8月20-23日

(群馬)玉村鎮文化中心收錄



鬼太鼓座 ZA ONDEKOZA

  “太鼓”是日本傳統的鼓藝表演形式,由於其所擂出的山崩地裂的巨響,加上低頻如颶風般襲來,其音壓之高,力道之強,爆發音之猛,非言語所能形容。鼓樂的齊奏與獨奏交錯而至,令人陶醉。本專輯是鬼太鼓座組合發佈於1994年的專輯,低音下沉的潛力驚人,發燒友必備!

  這是燃燒生命的舞臺藝術,剛柔並濟則是其魅力所在。鼓聲錯落有致,舞臺溢流下一波波聲浪,聽眾胸腔為之共鳴震顫,卻不感壓力造成的苦楚;全身肌膚接受聲波按摩,反而有種通氣的快感。 那種使盡全身所有力道的暢快感, 使觀眾精神也得到毫無保留的解放。  

該團由十至十五位左右團員組成,除為數約十位的鼓手外,另有五位「客席」團員,擔任尺八、箏、以及其他樂器。團員都相當年輕,從二十歲至三十出頭都有。打擊樂團中心有二,其一是隱身幕後的創始人田耕(Tagayasu Den),他是一手締造鬼太鼓的思想及行動舵手。其二是「座長」高久保康子,這位現年三十一歲的奇女子長得嬌小玲瓏,四肢清瘦,兩只大眼睛炯炯有神。任人見到台下的保康子,都不會相信她會是鬼太鼓的領導者。然而保康子絕非可等閒視之的花瓶,她是舞臺上的靈魂人物,舞姿動作的肢體美、吹奏笛子的冷豔,乃至揮擊太鼓的狂放,讓力與美天衣無縫的給合。鬼太鼓之所以成功,在於他們剛柔並濟、陰陽調和、全團凝聚一體。觀賞者不會覺得是十位演奏者在表演,而是主從井然有序,宛如一人表演一般。僅管演出型態是現代的,但這種複雜而矛盾的日本民族性卻在表演者一舉手、一投足間自然流露。這正是鬼太鼓魅力所在。

 

  鬼太鼓座(おんでこざ)は靜岡県富士市、富士山のふもとにて合宿生活をしながら、日本の音を國內外で広く理解してもらおうと活動中。

  1969年、亡き田耕(でん・たがやす)代表の構想のもとに集まった若者達により佐渡で結成。1975年、アメリカのボストンマラソン完走後、そのまま舞臺に駆け登り、三尺八寸の大太鼓を演奏するという沖撃的なデビューを飾る。小沢征爾指揮のボストン交響曲団との共演もはさみ、世界各地にて公演を続け、和太鼓を中心とした圧倒的な音楽で世界中の人々から絶贊を浴びる。

  「走る」ことと「音楽」とは一體であり、それは人生のドラマとエネルギーの反映だという鬼太鼓座獨自の「走楽論」。

  1990年のカーネギーホール公演を皮切りにニューヨークを出発、1993年11月12日の同ホールでの完走帰還記念公演まで、1萬4,910kmを走破する前人未到の「全米一周完走公演」を行う。1998年4月、1萬2,500kmをひた走る「中國大陸一周完走公演(長征の道)」をスタート。2000年までに上海から香港、昆明を経由して西安までを走り抜く。パリで行われた「クリスチャンディオール2002年春夏オートクチュールコレクション」で演奏。2004年4月、再びボストンマラソンへ挑戦し、世界平和を願う魂の太鼓を奏でる。2005年4月〜6月に「臺灣一周マラソンライブツアー」を行い、臺灣1周約1,200Kmを走り切り各地で演奏を行う。2006年1月〜2月クロアチア、イタリア、スイス、ドイツにてヨーロッパツアー、2008年ツアーはバルカン半島、イタリアを巡る。

  現在、2008年4月18日に行われた國立劇場での40周年特別公演を皮切りに「鬼魂一打 ki-kon-ichi-da」特別ライブを展開中。

  走り、叩き、舞う。富士の山鬼太鼓座の挑戦は続きます。




  來自日本的一個鼓樂表演團體,該團由日本人田耕先生於 1969年組建。他們的音樂源自傳統的鼓操和民間音樂,早期被用來驅邪和祈福,後來也被藉以抒發情感。

   鬼太鼓座組合由傳統打擊樂鼓為主奏樂器,輔以尺八(類似竹笛)、三味線(類似三弦)等民族器樂、體魄健美的舞蹈等。其演奏充滿淳樸的民間樂風與日本民族古早時代神秘的氣氛。各種不同類型、大小高低、音色各異的鼓聲,奏鳴出振撼心魄的樂響。太鼓座組合提倡一種“馬拉松”的體育精神,主張音樂與人的原始的野性的結合,他們的演出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歡迎,該組合於80年代初曾一度分裂,不久重新組織起第二代樂手至今。其樂手成員不分國度和種族,像大家庭一樣和睦相處。

  初聽日本太鼓座組合的演奏,會覺得節奏單調呆板,不善變化。只有細細品味,才會漸漸在這簡潔、有力的鼓聲中感悟出無以比擬的堅毅的力量。有時令人窒息的單一節奏的鼓樂片斷會長達數分鐘之久,體現出一種無畏、堅韌,一往直前的音樂風範。

  “太鼓”是日本傳統的鼓藝表演形式,由於其所擂出的山崩地裂的巨響,加上低頻如颶風般襲來,其音壓之高,力道之強,爆發音之猛,非言語所能形容。鼓樂的齊奏與獨奏交錯而至,令人陶醉。鬼太鼓座的創始人田耕(Tagayasu獸穴),是一手締造鬼太鼓座的思想及行動舵手。

  1969年至佐渡島考察鄉土藝術,於其地成立鬼太鼓座。田耕獨創之「走樂論」,認為跑步與音樂為一體,是人生的戲劇與能量的反應;藉馬拉松作體能鍛練,視打鼓為原始生命力的抒發。佐渡島上,鬼太鼓座成員以五年之隔絕俗世,精煉太鼓藝術,發展肢體語言,冀求完美的舞臺呈現。2000年春天,田耕將鬼太鼓座基地移轉富士山麓,鬼太鼓座團員於靜岡縣富士市過著團體生活,活動範圍廣及國內外。

  1975年於美國波士頓馬拉松後,鬼太鼓座直接登上波城舞臺以三尺八寸大鼓演奏,響鼓聲擊出,自此震驚世界。也曾與由小澤征爾指揮的波士頓交響樂團共同演出。二十多年演出歷程,鬼太鼓座帶給世界無與倫比的震撼和感動,尤以在美三年的徒步巡演為世人稱道,這項金氏紀錄的壯舉,始於1990年紐約卡內基音樂廳,結束於1993年馬拉松長跑及卡內基後一場演出。全程共14,000英哩,演出多達三百場。

  1998年3月在長野殘障者奧運會閉幕式中演出;同年4月展[中國大陸完走公演]計畫,由上海,香港,昆明徒步巡演至西安,長征之旅約12500公里,預計將於2008年完成。

  2002年 1月 21日,鬼太鼓座受設計師約翰?嘉利安諾約翰Galliano之邀約,於巴黎[2002年克裏斯廷迪奧春夏高級訂制服裝發表會]上,與電音DJ合作配樂,受到來自世界各地受邀客及媒體的極大讚賞。奔跑,敲擊,舞動。廿一世紀,鬼太鼓座-日本有價值藝術團體,持續地向挑戰前進。

  田耕先生不遺餘力的推廣日本鼓演出,使鼓樂傳統根植日本境內及世界各地;2002年4月田耕先生逝世後,鬼太鼓座成員仍奮發精神,繼承田耕先生之理念,不斷前進。2002年4月11日至5月19日,鬼太鼓座成員為表追悼之意,特於田耕先生周年祭時刻,舉行[田耕追悼紀念活動暨鬼太鼓座馬拉松巡演],渡海至鬼太鼓座發源地佐渡島開始,直至新總部富士市,進行馬拉松巡演旅程。團員認為,唯有繼續地跑步,擊鼓,起舞,鬼太鼓座全體團員熱烈思慕之情始能上達在天國的田耕先生。


董事長:田耕

座長:高久保康子

 

山本 茂

立石鈴太郎

馬爾科寧哈得

井上“阿”公平

井上“吽”良平

中島章雄

凱爾賓安得伍

阿薩利

白鉉俊

 

成員:山口章

木內史柰子

橫山惠

橫田彈

和氣廣惠

本宣功

 

客座音樂家:箏 川口真滿

             尺八 松田惺山

             豎琴 細川和子

             西洋橫笛 橫田惠


相關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