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音樂-古琴
  • 專輯名稱:《三音齋》李家安
  • 專輯編號:RMGCD-1018
  • 藝術家:古琴藝術家:李家安
  • 音樂風格:中國傳統音樂-古琴
  • 唱片公司:紅音堂(國際)唱片
相關格式的產品购买
曲目名称
下载
下载曲目名稱 藝術家 時間 試聽
廣陵琴韻,一代琴家,聲如天籟,餘音繞樑。

  此碟乃廣陵派古琴大師李家安耗時數年,嘔心之錄音作品,錄音無比傳神,琴音起落之間,手指的動作都能清晰聽到,每一下勾撥弦絲,都能發出無邊的動態和振人心弦的聲浪,本輯錄音用琴為:琴學大師劉少椿藏琴-康熙年制古琴,和李家安藏琴-明代弘治元年[繆呈]古琴,千年古琴的驚人音效得以重現人間,試機必備天碟。


專輯曲目:

01 Flowing Water 流水 SRC CN-F31-14-00825   09:05

02 A Wine Enthusiast 酒狂 ISRC CN-F31-14-00819   02:34

03 On Plain Sand Were Fallen Wild Geese 平沙落雁 ISRC CN-F31-14-00823   08:08

04 A Sound Ninght Tune 良宵引 ISRC CN-F31-14-00820   04:39

05 Lament of Chang Men 長門怨 ISRC CN-F31-14-00822   06:01

06 Three Stanzas of Plum Blossoms 梅花三弄 ISRC CN-F31-14-00824   08:34

07 Guqin Yin 古琴吟 ISRC CN-F31-14-00812  01:46

08 Three Repetitions of Yang Pass 陽關三迭 ISRC CN-F31-14-00821   05:01

09 Narration of the Guangling Guqin 琴述廣陵 ISRC CN-F31-14-00826   10:51


廣陵琴學源流

  樂器之中,琴為最古,廣陵素有琴名,顧自嵇中散袁孝尼而後,只唐人李欣詩:“請奏鳴琴廣陵客”;又《雲仙雜記》載:李龜年至岐王宅聞琴聲,斷彈楚音者,為揚州薛滿。片鱗只爪,偶一二日,蓋書有缺間矣。其足資考證者,當自清始。清初徐常遇,字二勳,號別五山老人,善琴,氣味與熟派(常熟)相近,學者尊為廣陵宗派,著《澄鑒堂琴譜》,亦稱《響山堂琴譜》。康熙四十一年壬午(民前二百十年),由其子晉臣付梓。二勳子周臣名祜,晉臣名媁,瓚臣名禶,均著聲望。周臣侄錦堂世世其家學,琴名曆三世不衰。同時有徐大生者,名祺,別號古琅老人,畢生研求琴學,集海內外名譜,考訂四十餘年,輯而成集。康熙八年己酉即欲登諸梨棗,不果,至康熙五十八年,其子越千名後,遊皖得交周子安魯封,因與參訂重校,直至雍正二年甲辰(民前一八八年),始受剞劂,名《五知齋琴譜》。其後吳仕柏名杠(《藝舟雙楫》作思伯少受指法於錦堂,因與越千輩遊,更精研琴律以辨明琴曲立體為用吟諸法,著《自遠堂琴譜》,嘉慶七年壬戊行世。思伯之學,傳釋先機,其別傳曰顏夫人,顏夫人授梅蘊生,先機授釋問樵,問樵轉授秦維翰,字延青,別字蕉庵,著《蕉庵琴譜》,由陳南金蘭生鑒定,光緒四年戊寅(民前三十四年)刊成。其後有釋雲閑集輯《枯木禪琴譜》,以“五知齋”“自遠堂”為宗,籍續廣陵之大概,光緒十九年癸巳(民前十九年)行世。秦延青傳釋小航,其他如趙逸峰、丁綏安、向子衡、王小梅、梅植之、王耀先,丁玉田、孫檀生、解石琴、徐卓卿、徐北海、釋蓮溪、雨山、皎然、普禪等皆與蕉安先後輝映。近三十年,廣陵操縵家當推孫邵陶、王芳穀、胡滋甫、夏友柏等,民元間設廣陵琴社,延孫紹陶指導,邵陶與解石琴、丁玉田等精研有年,魯殿靈光,巍然獨立,廣陵之彈琴者張子謙、劉少椿、高治平、胡門東等皆先生之高足也。

                                                                       劉少椿

注解:

  劉少椿先生(1901—1971)是廣陵派的第十代傳人,也是現代廣陵琴派的集大成者。劉先生對廣陵琴派的主要貢獻在於他弘揚了“跌宕多變,綺麗細膩,剛柔相濟,音韻並茂”的廣陵琴韻,研究了廣陵琴派的歷史和發展趨勢,尤其難能可貴的是他在艱難困苦之中為廣陵琴派培育了一大批後起之秀,使古老的廣陵琴學煥發出美好的青春活力。




相關專輯